合肥市第十九中学
合肥十九中坐落于206国道和四里河路交汇处的大杨镇,东临大房郢水库,南临董铺水库,西部和国家高科技林业园毗邻,1975年正式建校。学校前身为合肥17中、“五·七”中学和大杨附中。
三十多年来,通过一代代19中人奋斗,学校发生了变化。
校园面积扩大
在建校初期,学校占地为20多亩,1998年征地7亩多,扩展到34亩。区划后,庐阳区教育局非常关注该校的发展,拟将学校西边近20亩地征为教育用地,届时,学校将占地50余亩,如果办高中,土地也绰绰有余了。
建筑面积增加
建校初期,学校只有几排旧平房和茅草屋,1983年,为解决教师住宿,将茅草屋拆除并建18间砖墙瓦屋,1986年,翻新现存的两排平房,1993年,联合国援外计划署援助25万人民币,区政府投资70多万元,建起了一幢4层1700多平米的教学楼,建了水泥路、传达室和水冲式厕所,1998年,区教育局拨款97万元,建起了一幢6层的教工宿舍楼,2000年,又建起了一幢4层1600多平米的综合楼,至此,校舍建筑总面积由建校时1700多平米,增加到6000多平米。
班级、学生增多
建校时,只有6个班,300多名学生,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,到2003年,学校已有18个班、1100多名学生,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,人口出生高峰已过,学校现有学生900名,不少外地户口也源源不断地来该校就读。
学校从“开放”到封闭
建校时,学校无围墙,全面开放,许岗、柳叶大郢、冯小郢和大杨店村民上街从教室门口走,操场是牧场,群众在操场上放猪、放牛、放鹅又放羊,操场南边粪窖一个接一个,严重影响教学秩序。为此,学校下决心建围墙,为了搞好和当地群众的关系,1988年,学校和当时的大队干部协商,草拟了一份协议,需学校出资3000元才给建围墙。学校无钱,信用社不给贷款,最后,东挪西借将款凑齐,1989年,建起了围墙和大门,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了,学校也安全了。经过多年有计划的植树、植草种花,学校基本上达到了绿化、美化、静化、净化,环境更加优美,更加有利于师生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。我们坚信:在庐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,学校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!
联系电话:0551-65711270
学校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路41号
发表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